逆境中脫困而出 東山再起 大東山珠寶大放異彩 2009-3

大東山珠寶致力於產品研發及行銷規劃,已獲數屆台灣精品標誌,優良設計產品,世界包裝之星,台灣包裝之星,文藝獎及梵諦崗授權推廣禧年平安文物等獎 項與各界鼓勵,並融合各國文化,賦與產品心靈意義管面的精神,其將台灣創作精緻精品的形象,推廣至全世界





逆境中脫困而出 東山再起 大東山珠寶大放異彩
2009/3/5

 

鼓勵台灣企業在國際上自創品牌,提升國家與企業的競爭力,貿協特舉辦「台灣優良品牌」選拔活動,已於今(2004)3月揭曉,有18家廠商獲「台灣優良品牌」,及15家廠商獲「台灣潛力品牌」。

本報為使讀者對品牌有成的企業們有深入的了解,特針對得獎的廠商進行專訪,並自91期起闢本專欄,以饗讀者。

創立於1963年的大東山珠寶集團,41年前從澎湖採撈珊瑚開始,發展珊瑚雕刻藝術,15年前全力投入珍珠的生產養殖領域,奠定養殖技術的成熟基礎後,8年前則以「希望珍珠」的創新設計,締造熱銷國際至今的閃亮成果。

 

目前整個集團運作由長子呂樑鑑擔任總裁,第二代和第三代孫姪輩則分別在台灣、中國大陸、美國紐約、夏威夷、康乃狄克州等地,攜手為集團繼續打拼。

 

大東山珠寶集團創辦人呂清水排行第十一的小女兒、也是大東山集團行銷中心召集人呂華苑說,41年前,創辦公司之初,取名「東山」,主要是其父冀望事業得以「東山再起」,也希望藉此激勵後輩兒女遭遇挫折時,也能夠具備再接再厲的勇氣與智慧。

 

 

走過潮落坎坷路事業基礎更穩固
 
1950
年代,是澎湖漁業的興盛期,出身澎湖龍門港漁村的呂清水,是讓澎湖漁船跨入馬達船時代的關鍵人物。當年在澎湖經營海事用品事業,專門供應馬達、引擎、油料、漁網、漁具等。
 
當時呂清水基於「漁者有其船」的想法,熱心地協助漁民向銀行、信用合作社貸款,並且自願擔任保證人;這份樂於助人的心意,在1961年強烈颱風葛樂禮的席捲下,使得呂清水的漁具品事業,一夕之間化為烏有。也讓為他人作保的呂清水捲入負債累累的風暴,陷於財產一一被法院查封的困境。

 

家道中落,是呂清水個人事業的挫折,在他的11個兒女成長過程中,也帶來種種試煉。呂家的孩子,總是大的提攜小的,當時,幾位原本以貝殼、文石加工為業的鄰居,看到他們的乖巧懂事,很慷慨地把他們謀生的技能傳授給呂家孩子。於是,呂家兄妹常在放學後到沙灘撿拾貝殼,在師傅的指導下,用砂紙把貝殼磨光、打亮,加以組合,再加上金屬底座後,變成一支支美麗的蝴蝶別針。至於遠赴台北念大學的姐姐們,也會在課餘時間積極地推銷來自家鄉的蝴蝶別針。
 
這段日子,也讓呂家兄弟姐妹間的合作默契,從生產、設計到行銷等環節,一點一滴地累積,紮紮實實地,一點也不馬虎。這也為日後呂清水創設大東山,呂家第二代共同接手,奠定齊心打拼事業的堅固盤石。

 

 

珊瑚是東山再起的契機
 
海底有火山山脈經過的海域,通常是貴重珊瑚產量較多的產區。澎湖海岸,得天獨厚,擁有豐富的珊瑚資源;然而,當時澎湖居民手中並沒有珊瑚產區的海圖,也欠缺打撈技術,因此,1950年代前後,這些海中珍寶,始終宛如是日本人的囊中物。

 

當時,因事業挫敗而沉潛的呂清水,決定和同是澎湖水產前後期的同學,志同道合地從日本引進技術,展開澎湖人打撈珊瑚的處女航。剛開始幾天的海上作業,一無所獲,但就在漁船回航之前,終於撈獲幾顆重達一公斤的珊瑚。喜出望外的結果,吸引了許多受困於近海漁業不景氣的澎湖漁民,紛紛加入打撈行列。1960年代的全盛時期,打撈珊瑚船一度高達兩、三百艘。

 

當一船船珊瑚從海上運回,呂清水看到了事業東山再起的契機。受到兒女貝殼加工的成績斐然的啟發,他靈機一動,設立了「珊瑚、貝殼加工廠」,而工廠的首批學徒就是自家孩子們,長子呂樑鑑從水產學校畢業後,也全心投入珊瑚的加工製造。

 

透過珊瑚,呂清水重新出發。他將新設公司取名為「大東山」,期許這項事業讓他東山再起;將「大」字冠在「東山」之前,更是期許企業佈局能夠擁有宏觀遠見、展現氣度。事實上,「大東山」確實也讓人從漁家子弟呂清水身上,看見了力求重新出發的勇氣與堅毅。

 

 

運用OEMODM策略 業績亮麗
 
因緣際會投入珊瑚產業,大東山在珊瑚選材、平面加工和雕刻的精湛功力,讓原已稀少難得的珊瑚,更突顯其珍貴性;國際知名的珠寶、藝品公司,紛紛與大東山合作,以便取得品質穩定的供貨來源。透過OEMODM的方式,大東山屢見創意的珊瑚產品,也讓大東山以「Lucoral」,在國際間的珊瑚藝術和飾品業界受到關注與肯定。

 

不過,正因為珊瑚是海洋珍寶,資源有限,大東山除了致力於把珊瑚提升到精緻藝術的境界,從1980年代中期開始,大東山開始耕耘養殖珍珠的事業,期能藉此拓展產品路線的廣度。
 
當時,國際上的珍珠產品市場,可說是日本的天下。日本的養珠歷史超過百年,雖然台灣也有少量養殖,但也幾乎全數以原料型態銷往日本。水產專長的長子呂樑鑑,經過多年學習、試驗,終於在1988年在澎湖養殖珍珠成功。建立了養殖技術的核心能力,讓大東山在以珊瑚為主軸的「Lucoral」之外,另行發展出以珍珠為設計要角的「Lupearl」產品路線。

 

大東山在澎湖養殖珍珠成功後,也積極展開中國大陸的事業佈局。呂樑鑑隻身前往海南島推動「扶貧造鎮計畫」,在當初沒有絲毫電力供應的苗族部落,篳路藍縷地開始設置養殖場,經過10年漫長的養殖過程才得以收成。大東山隨後則在廣州設廠,將珍珠製程半成品後運回台灣精緻加工,再行銷至世界各地。

 

 

希望珍珠 富驚喜與期盼的樂趣
 
1996
年,大東山推出「希望珍珠」(Wish Pearl),引發國際珠寶界的熱賣風潮,正是大東山淡水珍珠的代表作。「Wish Pearl」的問世,也讓大東山深刻體會到品牌價值的重要性。
 
經過特殊的設計,大東山的「希望珍珠」將孕育在母蚌中的珍珠,裝入特製的透明的扁平鐵罐中,讓消費者親手打開鐵罐,取出珍珠,再親手將珍珠鑲在項鍊綴飾裡。

 

透過養殖技術,「希望珍珠」可以呈現五種不同的顏色:純白色代表智慧,桃紅色表示健康,紫羅蘭色象徵愛情,米白色意味著成功,金黃色代表財富。五彩顏色,帶來不同的驚喜與期盼,為純粹的珍珠增添無窮盡的樂趣,在浪漫的想像空間裡,也提高了珍珠的附加價值。

 

呂華苑說,走平實價格路線的「希望珍珠」,高貴不貴,突破了消費者對珍珠飾品高貴價更貴的刻版印象,也顛覆了傳統「白,才是好」的想法,保持珍珠原色,加上鼓勵消費者動手組合的過程,讓「希望珍珠」顯得繽紛、熱鬧,又俏皮。況且,打開母蚌之前,沒有人知道這粒珍珠會帶來怎樣的祝福,讓消費者能夠感受到「得一粒珠,歡喜無限」的樂趣。
 
「在這個層次,大東山賣給消費者的東西,已經不是只有珍珠飾品而已;大東山想要賣的產品,是一個夢想、一份期待、一種驚喜、感動的心情!」

 

 

品牌戰 是一場持續不斷的競爭
 
走過41個年頭,隨著珊瑚、珍珠,以及融入鑽飾、寶石,相互搭配,大東山在國際市場的行銷上,陸續發展了LucoralLupearl,以及Wish Pearl三個品牌路線。晚近的Wish Pearl展現靈活的行銷手法,銷售成績大放異彩,更是基於LucoralLupearl長期累積下來的技術、經驗與創意。

 

呂華苑指出,以往大東山扮演的代工、加工角色,LucoralLupearl這兩個品牌,很容易被定位在專業製造商的階段;但她認為,大東山在產品的設計與創新上,具備相當實力,未來對於LucoralLupearl這兩個品牌,將會繼續耕耘,並且朝世界級精品的層次提升,務求跳脫以往的專精生產的層面,增添文化、藝術與情感的價值,進而轉戰品牌行銷的國際市場。
 
不過,在國際間打品牌戰,「絕非說說就成的。」呂華苑強調,這將是一場持續不斷的競爭。